出血的中医辩证与治疗要略
作者:kunkun 日期:2011年04月09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出血的中医辩证与治疗要略
 1 .如何认识血证的基本病理变化。
  导致出血的原因虽多,但其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一般认为,火热是导致血证最常见的病机,李东垣曾谓“诸见血皆责于热”,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常涉及肺、胃、肝、肠道、下焦、血分等脏腑病位;虚火常涉及肺、肾等脏。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主要涉及于脾、肾,以脾气虚为多见。另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也可导致或加重出血。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初病火盛气逆,迫血妄行,大量或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
 
2.血证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
治疗血证,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即为止血,主要包括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治火、治气应与治血相结合。治疗实火证应配合凉血止血;治疗虚火主要配合凉血止血或收敛止血;治疗气虚证应配合收敛止血;治气的实证多配合凉血止血。为防止血留瘀,各证均可酌配活血止血之品。
 
  3.各血证的病变脏腑与病机特点。
  鼻衄:鼻为清窍,火性上炎,故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鼻为肺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侧,交頞中;足厥阴肝经循行于鼻咽部,因此,鼻衄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少数病人,可由脾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齿衄:手阳明经入下齿龈,足阳明经入于上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齿衄的病机以火热为主,但有虚实之分,在胃者属实,在肾者属虚。
 咳血:咳血总由肺络受损所致。肺为娇脏,易受燥热之邪损伤,肝火可循经上犯于肺,久病郁热伤阴而火旺,故燥热伤肺、肝火犯肺、阴虚肺热皆可损伤肺络,血溢脉外而咳血。其出血部位在肺或气道,血经气道随咳嗽而出,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夹有泡沫;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大便一般不呈黑色。
 吐血:或因胃热壅盛,或因肝火犯胃,热迫血溢,或因气虚不摄而致。吐血的病位在胃与食道,与肝脾关系密切,并有胃气上逆的病机。由于胃下连于肠,故吐血均伴有便血。吐血有脾胃病病史,其出血部位在胃或食道,经食道随呕吐而出;血色紫暗或鲜红,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呈黑褐色
 便血: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远血属胃、小肠出血;近血属大肠出血。或肠道湿热,热迫血溢;或脾胃虚寒,气不摄血而致。
 尿血: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热伤脉络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有脾虚及肾虚之别。
 紫斑:火热薰灼和气虚不摄均可产生紫斑。火热薰灼,络伤血溢而致者有虚实之分,实者为血分热盛,虚者为阴虚火旺;久病不愈,气虚血失统摄亦可发病。
 
4.治疗血证如何合理选用止血药?
  在血证的治疗中,止血法是应用最普遍的治法,由于引起血证的病因病机不同,止血药的使用亦有区别。常用的止血法包括:( 1 )凉血止血:主要用于邪热迫血妄行所致的出血,药物如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茅根、青黛、地榆、槐花、侧柏叶等。本法常与清热类药物同用,以加强清热止血的疗效,但凉血应防寒凝血瘀,过用易伤脾伤气,甚至转为气虚血失统摄,使出血迁延难愈。( 2 )收敛止血:主要用于虚证出血或大量出血,药物如白及、棕榈皮、仙鹤草、乌贼骨等。本法过用易留瘀血,使出血难愈,并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故多与化瘀止血药相配伍,使血止而不留瘀。( 3 )化瘀止血:主要用于瘀血阻络,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或配合其他治法应用,药物如三七粉、生蒲黄、五灵脂、花蕊石、血余炭等。此外,尚有温经止血法,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常用药物如伏龙肝、炮姜或炮姜炭、艾叶等。本法常与温阳益气法合用,但血得热易妄行,温经止血药与温阳益气药配伍时,应注意不可过于温燥,可少佐寒凉之品以制之。
 在运用止血药物时,还应结合出血部位及病变脏腑,选择相应的方药,加强治疗的针对性,以提高疗效。止血为治疗血证的第一要法,止血药的使用应恰当而得法,同时还要正本清源,若蛮用止涩之品,不但出血难止,且易留瘀,甚至出现瘀血不祛,新血不生,血不归经的复杂病情,因此,止血须防留瘀。

10.治疗血证为什么要重视调气,如何应用?
  血证虽属血分病变,然气与血互用互生,在出血的同时,一般都有火旺、气逆、气虚等病理变化,所以有“善治血者,不求有形之血,而求无形之气”的说法。一般清窍出血多有气逆火炎之病机,故应重视降气泻火法的应用。下窍出血属气虚者注意益气举陷。气分热盛,气血燥动不宁者,应注意清热凉血。气虚不摄所致各种血证,均应益气摄血。大出血者有气随血脱之虞,急当补气摄血固脱。
11.治疗血证为什么慎用温燥?
  血证以火热薰灼、迫血妄行者为多,血具有“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而温燥药物多有助火动血的副作用,不利于宁血止血,甚至会导致出血不止,或反复发作。因此,对于清窍出血一般不使用温燥之品;对于脾不统血所致的出血,多以归脾汤加减即可获效。若气虚及阳,使用温阳药时不可燥烈太过,可通过与养阴、清热等药物的配伍,使处方温而不燥,止血而不动血。
 
  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中提出了著名的“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离经之血不能消除,停蓄体内,即为瘀血,若过用敛涩止血之剂,则瘀血不除,阻塞经络,血不循经,导致反复出血,并出现发热、恶食、头晕、腹胀等瘀阻症状。“行血”则瘀血得除,血止而不留瘀,病易向愈。如大黄具有行血止血、荡涤胃肠等功效,在吐血、便血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肝为刚脏,体阴用阳,用易有余而体易不足,治疗时不可独伐其用,当注意补其体之不足,体用相济,则无横逆克伐之虞。如缪氏主张以白芍、甘草、枸杞、酸枣仁等药补肝敛肝,反映了其补肝用意。“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吐血以火热者为多,实火多气郁气逆而致,治当降气为主。且出血即意味着耗血伤气,若治血概用苦寒,必易伤脾败胃,脾失统血,则难痊愈。
 谬氏所论是鉴于在治疗血证时滥用敛涩、攻伐、苦寒等方药,造成止血留瘀、损耗正气等弊端而提出的警示语,属补偏救弊的告诫,在临床运用时不能拘泥而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