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与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特点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07月06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急性和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特点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的数值低于一般正常值的现象,血小板减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而血小板可以分为急性血小板减少和慢性血小板减少,那么,急性和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特点有哪些?具体如下:
一、急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特点
急性血小板减少起病急促,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症状,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脾脏常不肿大。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
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
二、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特点
慢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青年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持续数天到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
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唯一症状,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和轻度脾肿大,如有明显脾肿大,要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