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作者:yatao 日期:2023年02月02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由SFTS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出血热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症状。由于SFTS的病死率高,且目前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以及疫苗。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SFTS的管理至关重要。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SFTS病毒是由长角血蜱、龟甲钝齿螨、日本硬蜱和微裂头蜱携带的布尼亚病毒科的一种新型白蛉病毒。目前报道的SFTS病毒共有6种基因型(A-F)。在中国中部和东部,韩国的农村地区,以及日本西部均有SFTS病例报道的记录。

SFTS主要通过各类蜱虫叮咬传播,目前也有通过气溶胶或接触感染者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人际传播和猫狗等宠物-人之间传播的报道。风险人群包括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户外活动的旅游者。SFTS呈现一定的地方性流行性特点,全年均可发病,4~10月为该病流行期,5~7月为发病高峰期。

临床表现

SFTS的潜伏期约为5-14天,可能受到病毒载量和感染入口的影响。蜱虫叮咬部位通常不会出现焦痂(和恙虫病鉴别) ,多数患者有发热、胃肠道表现( 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和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状态改变)。体格检查可有蜱虫叮咬痕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及触痛等阳性体征。

SFTS重症患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通常先累及肝脏和心脏,然后是肺、肾脏及胰腺等,甚至发生暴发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胰腺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伤或衰竭。重症患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起病4~5 d即出现进行性神志障碍,发生脑膜脑炎;还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黏膜出血和/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SFTS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高龄、精神状态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 和AST水平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清病毒RNA 载量高。

检查和诊断

多数SFTS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小板减少(重症患者更低)和白细胞减少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 ALP) 水平升高和急性肾损伤。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可以表现为心脏肿大,伴或不伴心包积液和伴毛玻璃影的斑片状实变,可将SFTS与恙虫病早期鉴别,恙虫病在胸部X线片上以间质性肺炎为特征。

SFTS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对于出现发热、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低的患者,临床医生要保持高度警惕。如果患者在流行地区有蜱虫叮咬史,则应怀疑SFTS。确诊SFTS需要从患者各种样本中分离出SFTS病毒,以及在患者的血液或血清中检测SFTS病毒的RNA或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 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在发病7天后检测血清中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 M 和IgG,不适用于早期诊断,IgM 抗体阳性、IgG 抗体的血清转化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至少增加4倍可诊断为新发感染。

确诊SFTS需要具备下列之一:(1)病例标本SFTS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SFTS病毒特异性IgG 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抗体水平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3)病例标本分离到SFTS病毒。

治疗

SFTS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手段,目前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应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保证足量的热量、蛋白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注意兼顾各脏器损害情况。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存活率,一般针对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危象患者给予输血或者血浆置换;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皮下给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严重病毒血症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年龄大、病毒载量高、合并重要脏器严重损害的患者,尽早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1.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没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在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方面,利巴韦林、法拉匹拉韦、帕拉米韦、硝唑胺可能是有前途的候选药物,单克隆抗体也显示出了抗病毒的优越性。

2.糖皮质激素

不推荐糖皮质激素作为SFTS的常规治疗药物,尤其是症状出现后5天内以及病情轻的患者。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在高细胞因子期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期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SFTS病毒诱发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同时可有效治疗伴随的高细胞因子血症,但需要密切关注继发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可能。

3.血液净化治疗

对于重型/危重型SFTS患者,还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及炎症因子吸附。对于处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SFTS患者,血浆置换联合利巴韦林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预防

目前,还没有用于预防SFTS的疫苗和药物。在SFTS流行地区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避免蜱虫叮咬,对于有潜在风险的高危人群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大防护力度,防止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