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4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患有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1、日常生活中一些女性会经常发现自己容易牙龈出血、鼻腔出血或者经期过长,专家提醒这些症状可能是血小板减少的征兆。如果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标时很容易诱发出血,甚至内脏出血导致死亡,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危害,所以如果发现身上有紫癜、淤斑或者牙龈、鼻腔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治疗。 

2、血小板减少疾病对人们的危害表现在很多方面呢,在身体其它部位出现病变时,也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情况,严重时患者可能会有肾缺损现象发生。现在的很多人,为了美,一直处于减肥的状态,由于控制了营养物质的摄入,在此基础上缺乏了大量的元素,使得造血功能下降,产生了贫血的严重症状,这种情况下引发血小板减少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
 
3、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也可以出现胃肠和泌尿道出血可见便血及尿血.偶见结膜下,视网膜出血.少数患者同时伴有内脏或颅内出血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4、要及时了解有关血小板减少疾病的危害性,从而做好具体预防措施,不要让人们的身体和健康受到过多的伤害,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病程为6个月以上.起病缓.出血症状轻,一般仅见皮肤瘀点或瘀斑反复发作性出现,或常见鼻衄,齿龈出血,结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倾向。
 
5、女性患者可以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为主要表现.长期反复大量出血而引起贫血者,可出现低热,乏力,头昏,失眠及脾肿大等;可引起粘膜出血(鼻粘膜出血、口腔粘膜出血、胃肠道粘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多发性瘀斑、紫癜最常于腿部;手术后大出血;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6、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也常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7、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80%,多为10-4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血小板减少的危害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