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如何处理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4月0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如何处理
总结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原因多有:1、假性血小板减少;2、良性妊娠性血小板减少;3、ITP;4、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5、先兆子痫和HELLP综合征;6、DIC7、TTP-溶血性尿毒综合征;8、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9、感染或药物所造成的骨髓抑制。
  如为ITP,通常如果plt〉50,且不引起出血时间延长和紫癜,不需治疗,但应定期监测plt变化。如计数小于50或皮肤瘀斑粘膜出血者,应予短期皮质激素治疗,一般疗效很好,但不宜长期使用(主要因为其对母亲的副作用如:肥胖、高血压等,而并非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实际上90%皮质激素经胎盘时被降解代谢,很少作用到胎儿)。激素使用:开始泼尼松1mg/kg.d,2-7天显效,当血小板维持在50时开始减量。另外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较快提高血小板数目。合并ITP的妊娠妇女多数治疗后血小板可达正常,故尽可能采用自然分娩。
   如为子痫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最大危险在于胎盘破裂和流产。当血小板计数小于50或有出血倾向时应输注血小板。如胎儿发育足够成熟,及时分娩是最有效的措施。
  HELLP综合症患者诊断很重要,治疗原则与子痫相同,但需及加强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