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怎样生成的(二)
作者:caixia 日期:2012年12月30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是怎样生成的(二)

    用3H一脱氧胸腺嘧啶核苷测定显示大鼠巨核细胞总的成熟时间即由2N到成熟巨核细胞需72.5小时,但也有报道40小时者。

    从4~32N祖细胞.在每一倍体水平上都可发育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可能有一种始初成熟的“触发物”(Trigger),它使细胞体积增加甚至使低至4倍体的祖细胞变为形态士司椒别昀巨核细胞,不同水平的成熟巨核细胞产生的血小板也不同。

    对于巨核细胞多倍体化的意义尚不太明嘹,推测多倍体化可能是巨核细胞能以增加或改变它们的胞质体积的机制,可能是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能力的指数。在正常情况下,16N的巨核细胞居多。当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减少时,出现较高的多倍体,亦即巨核细胞体积增大,放出更多的血小板;而当循环血液中血小板增多时.多倍体为低水平,巨核细胞体积小,这些结果说明巨核细胞的不同多倍体的分布取决于机体对血小板的需求。

    由多能千细胞分化成为巨核细胞的调节机制也不甚明确,有些作者认为静止相的定向祖细胞可能是血小板生成素的受体。

    有些作者认为胞质中出现血栓收缩蛋白(恤rombos七henin)是中止DNA合成盼标志,设想由于血栓收缩蛋白的积累而抑制DNA合成。表明血栓收缩蛋白可能是调节巨核细胞成熟的一个因素,但其作用机制不明。

    不同水平的多倍体巨核细胞可能有少数的不成熟的巨核细胞仍在进行有丝分裂,经历一系列步骤后,由低向高倍体转化,如8N---,16N,但有的作者认为在4N时即停止DNA合成而趋向成熟。

    4.骨髓巨核细胞

    骨髓巨核细胞平均直径24um(12~45um),最大的直径可达180um。根据胞质的成熟程度或罗曼诺夫斯基染色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巨核细胞(megakaryoblast)、早幼巨核细胞或嗜碱巨核细胞(promegakaryocy七e or dasophil megakaryooy七e)和颗粒型巨核细胞(granular megakaryocyte)。目前对每一阶段的巨核细胞形态,各家标准不一,尚未统一。
    (1)原始巨核细胞(阶段1)
    原始巨核细胞在巨核细胞中所占百分比甚小,在正常骨髓难以发现,这是巨核细胞中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识别的最早的巨核细胞,由于其多倍体的程度不同,所以其大小的变化相当大,用罗曼诺夫斯基染色观察原始巨核细胞,胞浆很少,呈强嗜碱性,不含颗粒,核为圆形,核染色质紧密,核中有核仁,电镜观察胞质中有分界膜系统,它是双层的膜,其内腔与细胞外界相通,用不能通过膜的钌红染色可证明这一点,因此可知,分界膜系统是由巨核细胞膜向胞质中折入形成的。分界膜系统的增殖是巨核细胞系统独具的特点,在原始巨核细胞阶段,分界膜系统为数甚少,胞质中尚可见到少量颗粒和高尔基氏器,巨核细胞胞质中的颗粒有和血小板相同的d颗粒和溶酶体,已知“颗粒中有血小板第4因子,鼻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因此可能上述因子是在巨核细胞中合成的,原始巨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常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