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可能由药物引起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2月07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可以引起鼻衄、消化道出血甚至是颅内出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严重。然而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十分复杂,人们日常接触到的药物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因素。

  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表现为:血小板为中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80)×109/L。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如果发现及时,停用可疑药物,一般在2周内血小板计数可恢复正常,同时可服用一些升高血小板的药物,如维生素C、升板止血丸等。如果患者血小板下降严重,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则有大出血的危险,应及时就医。

  常见的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类药物):

  包括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等。

  ☉心血管药物:

  包括地高辛、奎尼丁等。

  ☉肿瘤化疗药物:

  基本都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包括常用的如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5-氟尿嘧啶、阿糖胞苷、依托泊苷(vp16)等。

  ☉抗糖尿病药:

  包括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d-860)等。

  ☉抗生素:

  包括氯霉素、磺胺药、氨苄青霉素等。

  ☉抗癫痫药及镇静安眠药:

  包括苯妥英钠、巴比妥类、氯丙嗪等。

  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作用机制为:

  1.药物全面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的生成减少;

  2.一些药物可能选择性的抑制了骨髓巨核细胞;应用某种药物后,产生药物相关抗体,药物抗体复合物附着血小板膜上与补体结合,使血小板聚集破坏;

  3.一些药物进入人体后直接破坏血小板,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等等。

  【温馨提示】:对于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一旦发现症状要及时查找病因,除停止应用可疑药物外,还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血小板减少病因中的药物因素,一旦发现自身有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病因并且接受专业的治疗。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建议您直接咨询在线专家。

医院介绍

    河北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血液病专科,2006年8月被石家庄市市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2018年底我院升级为中医二级医院,为医保定点医院…【详细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