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疗法”起源和发展
作者:佚名 日期:2017年03月30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袁氏疗法”起源和发展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而“袁氏疗法”正是在对传统中医的传承中,创新发展而来。

  出生在无极县袁流村中医世家的袁六妮,身居乡野的他自幼勤劳,五代传承使他酷爱医学,在二十多岁便走上了行医的道路。他对血液病的治疗尤其持之以恒,广泛搜集民间验方,矢志不渝地探索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袁六妮经过几十年对血液系统疾病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广泛搜集民间验方,根据已掌握的发病机理,总结出血液病的“湿、热、毒、虚”四字发病规律,并总结出对症下药三期渐进治疗原则,由此而创立了独特的“袁氏疗法”,成功治愈各类血液病患者数千例。

  中医“袁氏疗法”,以袁六妮的姓氏命名,是专业用于治疗各种血液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同时,袁六妮研制的治疗血液病系列药物,已被省市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及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血液病患者所肯定。此系列药物对治疗“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症具有相当高的治疗效果。

  几十年来,袁大夫的名气,先是从无极本地,逐渐扩大到周边县市,再由众多患者口口相传,以民间特有的方式,将袁大夫用中医治好血液病的事迹,迅速地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还有韩国、意大利、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外患者慕名而来。

  多年来,袁六妮坚持对出院病人进行回访,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每年历时两个多月,到病人的家中去了解疗效和巩固康复情况。从山东到内蒙,从江苏到四川,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袁大夫的足迹,总行程超过 20 万公里。

  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春风,随着袁大夫治疗血液病医术精湛疗效可靠的名气远播,他在民间办医事业上也一步一个台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家庭诊所,到九十年代的血液病研究所,再到新世纪的血康医院,实现了从个体诊所到民营医院的巨大跨越。这不仅是他医疗水平的体现,更展现了他超凡的胆略和志向。作为“袁氏疗法”的创始人,血康医院的创办人、开拓者,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实践着“无极”中追求的“舍己从人”和“道法自然”的人生境界。

  无极之子袁六妮,为挖掘祖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宝藏,造福人类,背负着生命的责任,沐浴着故乡温暖的阳光,在漫漫医路上,执着地前行着。更可喜的是,“袁氏疗法”有了可靠的传承人袁军清。袁军清在继承父业的同时,具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心壮志,为医院的腾飞,增添了坚实的翅膀!

  为什么“袁氏疗法”如此神奇,治疗血液病效果如此之好?还是让我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宝库中寻找答案吧。

  中医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讲的“知道者”,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讲的是人的活动要和大自然的节奏合拍,顺时养生。“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讲的是,人的活动要适应体内生物钟的节拍,只有这样,才能度百岁。而血液病患者的体内生物钟的节拍已经紊乱,必须通过药物调节和梳理。这种辨病与辨证的治疗原则,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法,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中医认为血液病的发病机理是人体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所致,是由于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精血亏损,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血液妄行,而西医认为是免疫相关性疾病。这些病因,都可以统一为中医的气血不足、阴阳失衡的理论来解释。

  中医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中医着眼于调整机体免疫为主,配合抑制肿瘤为辅,加强诱导分化和逆转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放疗耐药性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扶正培本的中药能增加化疗的敏感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功能,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运用上述方法可以消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同西药相比,中医更能够根本性的治愈疾病,所以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袁六妮据此研制了可双向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健脾益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止血消斑;恢复骨髓造血,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纯中医制剂。这些药能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水谷运化、益气生津、养血生髓。

  我们来看袁六妮大夫总结出的血液病的发病规律,即“湿、热、毒、虚”四字诀:“湿”分外湿与内湿,外湿走经络,内湿走脏脑,干扰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肝脏的解毒功能低下,致使病毒入侵骨髓而发病,故中医有“湿祛卫气安”之说。“热”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种,非感染性多呈低热,属中医的“内伤发热”范畴,乃由阴阳气血亏虚所致;感染发热一般体温较高,病势较重,多数患者有不同部位的感染特征,此类属于中医瘟病的范畴;“热邪”是病毒生长的必备条件,所以越热,病情也就越严重。“毒”是发病的根本原因,由于七情六欲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病毒直侵骨髓,再有湿热的环境,病毒无休止地干扰造血功能,使骨髓内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形成抑制状态。“虚”是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症的病理反应,表现为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为其病理结果。袁大夫据此总结出清热祛湿,排毒补虚为指导思想的血液病中医治疗“袁氏疗法”,认为急性再障治疗治标为要,法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重在祛热毒之燔灼以防髓枯精竭,病情稳定后可按慢性再障辨证分型论治;慢性再障治疗补肾填精益髓治本为要,据其病机,或滋阴补肾,或温补肾阳,或滋阴济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位在髓,涉及脾肾,有脏腑虚损、气虚血瘀、正虚邪侵等不同的侧重点。早期多见气阴两虚或脾肾两虚,治疗应扶助正气为主;而中后期患者往往虚实夹杂,实证为标为急,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证、瘀毒内阻证,在扶正基础上应注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

  袁大夫认为白血病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发病较为隐袭,虽邪毒内蕴骨髓,标实症状明显,但实质以正气不足的本虚为之根本。故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临证可据病情采用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法,攻补适宜,做到“补虚勿忘实,治实当顾虚”;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应针对基本病机,结合证候虚实、相关脏腑及出血之急缓而辨证论治。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原则。治火:实火者治宜清热泻火,虚火者治宜滋阴清热。治气:气实者多气郁化火,肝胆火旺,治宜疏肝清热;气虚者多脾气不足,气不摄血,治宜健脾益气。治血:依据出血病因病机,适当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之药。

  “袁氏疗法”的三期渐进治疗原则

  一是初期凉血解毒首先清理排泄致病毒素,使其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多采用具有排毒、溢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的药物治疗,药后有肠鸣、排气、便稀、饮食减少等现象,但用药一段时间后腹胀、失眠、乏力、头晕有所好转。此期以中医清毒为主,西医辅助预防并发症,发烧出血可得到基本控制。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轻度患者就可以院外用药治疗,定期检查报送结果,注意病人护理严防感冒。

  二是中期清热养阴由于患者脏腑受热毒侵袭后,为渗透性的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使脏与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调,造成食物的精微吸收障碍,精、气、神、血的生成受到抑制,导致血细胞不生。故调治脏与脏之间生、克、侮的互相转化,使其阴阳平衡,功能协调,脉胳通畅,是根治血液病的关键所在。此期多采用以舒通脉胳,清热解毒为主的药物尽早恢复受损脏腑的功能,以防止各种症状的再次产生。同时运用纯中药对骨髓微环境和基质进行调理,为骨髓细胞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控制了病情的发展。随着造血微环境得到改善,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此时,输血的病人渐渐延长输血的时间或已脱离输血,患者气色好转、脸色红润、外周血象回升,部分患者血小板数量还是会有一些低。但应该注意的是此期病情不稳定,每遇感冒或情绪变化,就易复发。

  三是后期填精益髓经过以上两个时期的治疗,病毒已基本排除,脉胳通畅,阴阳平衡,脏腑之间功能逐步协调,机体的实际功能得以恢复加强,病程长的患者面色改善,患者自觉有精神,有力气,此为脏腑功能已恢复。此期的治疗以填精益髓,补气健脾,生血升板为主,患者饮食增加,精神好转,血象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用药巩固治疗 4 - 6 个疗程痊愈。

  “袁氏疗法”的三期渐进治疗原则,吸收了我国千年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可灵活运用于血液病的治疗上,采取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的治疗理念,在数千例的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实践中收到了显著效果,取得瞩目成果,受到业界专家高度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