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作者:cuibin 日期:2012年08月3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抗结核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在临床工作中,碰到不少使用抗结核治疗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只是轻度的减少,经过观察及调整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也顺利的完成了治疗方案,结核病治愈。但有很少一部分患者不但无法治疗结核病,若未及时观察及及时治疗,甚至患者会由于严重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死亡。
     最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抗结核药物是利福平,但是包括异烟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等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此类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患者,有些患者有免疫低下的疾病如糖尿病,最多见的是合并肝脏疾患,他们在用药前可能血小板正常或轻度的血小板减少,用药后血小板急剧下降。下面就谈谈病因及治疗方法。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是由某些药物所致周围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少(低于正常值),从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当药物所致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 9/L时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重症可致血小板数减少至5. 0×10 9/ L以下。使用抗结核药引起的严重血小板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和黏膜出血,可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血尿或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同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全身酸痛、恶心、呕吐、头痛、腹痛、关节痛、皮肤瘙痒与潮红。但少数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自诉症状不典型可能猝发死亡。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1、若血小板计数高于50×10 9/L时,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暂不停抗结核药,继续观察并短期复查。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 9/L时,要停抗结核药及其它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2、建议做骨穿排除其它血液系统的疾病及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
  3、若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 9/L时要及时行血小板输注治疗。
  4、血小板计数低于10x109/L,可接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治疗。
  5、有严重出血症状者,停药后短期内应用皮质激素可促进血小板数回升,但使用激素治疗要慎重。
    抗结核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因此奉劝在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观察有无出血的迹象,要按照医生的医嘱定时复查血象等。